科普知识

眼科副主任医师张雪:全面认识干眼症


发布时间:2025-06-27


 

 专家介绍:张雪,眼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春市医疗鉴定专家、长春市残疾评定仲裁委员会委员。

 擅长诊治:黄斑变性、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相关眼病。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五上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设备使用频率增加、长时间伏案工作、近距离作业的人群逐年增加。长时间盯着屏幕或近距离作业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出现过眼睛痒、刺痛感、异物感、阵发性视物模糊、分泌物增多等表现?《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中指出:我国干眼症的发病率已经达到21%-30%,是除近视外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女性干眼症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于年轻人。那么,干眼症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呢?如何避免干眼症,保护眼健康?

什么是干眼症?

 干眼症,又被称为角膜结膜干燥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表疾病,由于其常引起明显的眼部不适症状,严重的干眼症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2017年国际泪膜与眼表学会干眼工作组发布的第二版干眼系列共识中指出:干眼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眼表疾病,以泪膜失衡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为主要特征。泪膜不稳定、泪液渗透压升高呈高渗状态、眼表炎症与损伤以及神经异常是干眼症的主要发病机制,也是干眼症的常见诱因。

什么原因导致干眼症多发?

通常情况下,角膜上覆盖一层泪膜,正常的泪膜由脂质层、水液层、黏蛋白层组成。黏蛋白层位于泪膜的最内层,其是泪膜的重要组成部分。黏蛋白膜表面形成的高度水化黏液凝胶可以起到润滑眼表、保护眼表微环境的作用。由此可见,健康、稳定的泪膜不仅可以保持角膜和结膜上皮的光滑,还能够防止细菌、毒素等物质损害角膜和结膜上皮,形成保护眼表健康的屏障。干眼症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眼表疾病导致的炎症与神经感觉异常

眼表相关疾病导致的炎症反应,其可直接损害眼表上皮细胞,炎症的刺激、泪液反射性分泌增加、角膜知觉下降、瞬目(眨眼)频率下降等原因,均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快和泪膜的不稳定。一方面这些是导致干眼症的原因,也是导致干眼症程度加重的主要因素。

2.细胞异常

有研究表明:泪腺细胞、结膜上皮细胞、角膜上皮细胞等眼表细胞的异常增加、脱落、凋亡与干眼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3.性激素水平紊乱

性激素水平与眼部功能关系密切。性激素中的雄激素,可以调控泪腺、睑板腺、角膜和泪膜的成分、分泌和稳定性,起到保护作用。由于绝经、衰老、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相关抗雄激素类药物的应用等原因,常会引起雄激素缺乏,这些因素都可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4.环境因素

在干眼症的5个类型中,以泪液缺乏型干眼症最为常见。环境因素可影响泪膜的成分及泪液的生成、分布、蒸发和清除。环境因素对泪液蒸发过程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例如在空调房间内空气的湿度普遍偏低,泪液蒸发速度加快,尤其在冬季的空调房内。相关研究显示:在湿度不变的情况下,环境温度从5℃升高至25℃,泪液的蒸发率增加至少1倍以上。另外,环境污染也会导致干眼症的发生,随着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干眼症的发病率也会相应增加。

5.年龄和性别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干眼症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主要与泪液生成减少、泪液质量下降、泪液蒸发过快有关。

干眼症的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在所有干眼病患者中,女性患者人数更多,尤其是围绝经期的女性,其干眼症的发病率可超过89.5%。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导致睑板腺功能障碍、泪膜中的脂质成分减少以及泪液分泌减少,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6.全身疾病的影响

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帕金森等全身性疾病,均会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也是干眼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根据临床统计,约有63%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干眼症状。长期的高血糖状态,可直接损伤角膜上皮,引起表面点状角膜病、角膜溃疡等多种病变,还会导致角膜相关神经的功能异常。角膜上皮的一系列损伤,可导致泪膜稳定性的下降。可见,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眼表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7.药物及手术等医源性因素的影响

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抗帕金森药和抗组胺药等药物,可导致干眼症的患病风险增加。另外,如果局部长期应用某些滴眼液,也会因为药物本身及防腐剂对眼表的毒性作用而引发干眼症。

许多眼部手术,如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手术、角膜屈光手术等,均有可能导致干眼症。手术以及术后相应滴眼液的应用,可引起直接或间接的角膜神经损伤,导致瞬目减少、泪液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等问题,均可诱发干眼症。

干眼症有哪些症状?

 干眼症一般会累及双眼,多数干眼症患者的症状较轻,且为一过性的症状。严重的干眼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角膜溃疡等一系列眼部并发症。主要症状包括:

 ●眼睛酸胀、发红。

 ●眼部干燥或出现烧灼感、刺痛感,一般在下午或晚间加重。

 ●视力波动、视物模糊,刚看东西时清晰,几秒后开始模糊,一般在眨眼后有所缓解。

 ●眼部异物感;

 ●眼部分泌物增加,常在睡醒后出现眼睑粘连;

 ●畏光,对光的敏感性增加;

 ●配戴隐形眼镜困难。

如果偶尔出现眼干症状,通过闭目养神或休息后,眼干的症状就可以消失,也可能是用眼过度或不科学用眼引起的短暂眼部干涩。值得注意的是,单纯出现眼睛干涩的表现不一定就是干眼症,也可能与视疲劳、眼表过敏、慢性结膜炎、神经痛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