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三伏“贴”好肝脾胃 秋冬远离“老毛病”


发布时间:2025-07-17


冬病夏治,长夏养阳,三伏是调理各种阳气不足的最佳时期。《黄帝内经》云:“心寒则肝郁 肝郁则脾虚”。三伏贴据此原则,利用夏季三伏天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疏松的有利时机,通过外用药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使宿疾得以恢复。

肝脾胃病科的诸多疾病,多因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嗜食肥甘厚味,贪凉喜冷,气滞血瘀,运化不利所致。故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外用“三伏贴”以濡养周身阳气、健脾和胃、疏肝活血,使慢性消化性疾病、肝胆疾病的患者,能在气温变化以及冬季寒冷时,少发病或不发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保健作用。

主治病种

 1.中医脾胃及肝胆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便秘、腹泻、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肝胆疾病、脂肪肝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等。

 2.调理治未病(各种体虚、湿证、寒证者)。

 3.亚健康状态(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者)。

贴敷方法

贴敷前应洗澡,衣着宜凉爽,避免过多出汗。将膏药贴敷于相应的穴位上。贴敷时,保持环境清洁,舒适,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避免受凉。

敷贴流程

 1.挂肝脾胃病科门诊医生号。

 2.到肝脾胃病科诊室开具治疗单。

 3.到D座1楼交费,交费结束后,到肝脾胃病科疗区(A座5楼)贴敷穴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