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多部门协同聚合力 多维度赋能提质效——我院医务部、门诊办、医保科联合培训收官
发布时间:2025-08-29
随着医疗改革深化与精细化管理推进,为持续提升医院各科室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我院医务部、门诊办公室、医保科紧密联动,于8月先后开展多轮联合培训,分别走进骨伤科、软伤疼痛与风湿科及核心医技科室,以靶向指导破解管理痛点,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临床科室:精准破题 推动管理效能再升级
继第五阶段联合培训收效显著后,8月12日,三部门以第六次联合培训为支点,深入骨科、软伤疼痛与风湿科,围绕临床管理核心需求开展专项指导。
医疗纠纷处理专家陈新祥以“从纠纷溯源到风险前置”为主题,复盘近三年跨科室典型案例,提炼“病情告知不充分”“诊疗记录不完整”“应急处置不及时”三大诱因。创新提出“红黄绿”三级风险分级防控矩阵,推动风险意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判”转变。
医保科付萍结合国家最新医保支付政策,针对骨科、软伤科按病种付费变化,详解政策对科室运营的影响。通过对比培训前后DRG/DIP入组准确率、费用偏差率等指标,直观呈现优化空间,并倡导“临床路径与支付方式协同优化”,指导科室建立“诊疗方案制定—费用实时监控—病案精准编码”闭环管理,实现“效益与质量”双提升。
病案室程锦秀聚焦“编码精准度与DRG分组效能关联”,解析ICD-10中骨科、软伤疼痛科疾病分类难点,针对“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并发症编码遗漏”等问题,演示“病历通读—核心诊断提取—编码匹配校验”三步法。同时倡导“临床医生-编码员”结对审核机制,从源头减少误差,为精细化管理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
深耕医技科室:靶向赋能 筑牢诊疗服务硬支撑
8月20日,三部门在第七次联合培训基础上,聚焦电诊科、检验科、放射线科等医技科室特性,开展本年度最后一场联合专项培训,为全周期培训工作画上圆满句号的同时,助力医技科室补短板、提质效。
医疗纠纷处理专家陈新祥以“医技检查风险防控与质量保障”为主题,结合电诊科报告歧义、检验科标本污染、放射线科防护不到位等典型案例,解析医技科室在操作规范、结果出具、医患沟通中的潜在风险。明确检查前准备核对、标本采集交接、辐射防护等关键环节标准,推动风险防控从“事后补救”向“全程把控”转变。
医保科副科长白云针对医技科室医保政策执行要点,详解电诊科特殊检查医保适应症、检验科项目支付限制、放射线科大型设备检查审批流程。通过分析“超适应症检查”“重复检验”等违规案例,明确合规红线,并结合DRG/DIP支付模式,指导科室建立“检查项目必要性评估”机制,确保医保基金规范使用。
病案室程锦秀围绕“医技检查数据记录与编码关联”,讲解电诊科阳性体征规范描述、检验科结果与诊断编码匹配逻辑、放射线科结论与ICD编码对应规则。针对“检查结果记录不完整影响编码精准度”等问题,演示“核心信息提取—编码匹配—数据校验”流程,并倡导“医技科室与病案室”定期沟通,保障数据准确,为临床诊断与DRG/DIP分组提供可靠支撑。
协同联动求实效,闭环机制促长效
本次医技科室培训作为全周期联合培训的收官之作,与此前临床科室培训一脉相承,均秉持“实战导向、问题清零”原则,分别采用“政策解读+数据对比”“案例复盘+流程演示”等多元教学模式,直击各科室在医疗安全、医保合规、数据管理中的实操痛点。从骨科、软伤到电诊科、检验科,从纠纷防控到医保合规,两场培训覆盖不同领域、聚焦不同重点,参训人员普遍反馈,系列培训“干货密度高、落地性强”“贴合科室实际,解决模糊地带”,有效填补了日常管理认知盲区,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至此,我院医务部、门诊办公室、医保科本年度联合培训已圆满落幕。培训的结束,是管理提升的新开端,医院将以本次系列联合培训为基础,系统梳理各场次培训成果与科室反馈,建立“科室需求调研—培训内容定制—效果跟踪改进”闭环机制。未来将通过常态化技能比武、跨科室案例研讨会、“医技-临床”协同培训等形式,推动多部门协同赋能从“阶段性培训”向“长效化机制”转变,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规范度与效率,让患者享受到更精准、安全、暖心的诊疗服务,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积蓄更持久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