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一口水也能呛到?别大意,可能是吞咽功能在“呼救”!
发布时间:2025-10-17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出现饮水呛咳,尤其老年人居多,但往往会被忽视。长期呛咳很容易引起肺炎,威胁我们的健康,因此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需格外重视。
据统计,在脑卒中患者中,吞咽障碍发生率最高可至60.5%,这是因为脑缺血引起吞咽神经核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所致。吞咽障碍可引起反复的肺部感染、误吸、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饮水呛咳的原因
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大咽喉部肌肉松弛、神经反射迟缓、吞咽协调性下降。
2.饮食习惯:喝水过快、边喝水边说话、或喝凉水刺激喉头,易引发呛咳。
3.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影响吞咽神经控制。
4.咽喉部疾病:咽炎、扁桃体炎、头颈部肿瘤及术后、食管占位性病变等。
调整饮食与姿势
1.进食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身体前倾,低头吞咽。
2.避免过硬、过粘食物。
3.使用增稠剂将液体食物如水、牛奶等调成花蜜状、蜂蜜状、布丁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稠度,以减少误吸的发生。
吞咽训练
针对饮水呛咳的训练方法,其核心的目标是提高吞咽肌肉的力量、协调性和时机控制,确保吞咽时能得到充分的保护。请在医师或治疗师指导下进行。
1.低头吞咽:喝水时,将下巴朝向胸口方向轻微低头。
2.空吞咽与多次吞咽:喝一口水后分2-3次连续吞咽,确保咽部完全排空。或者,喝一小口水后,再做一次空咽动作。
3.交替吞咽:喝一小口水后,有意识的做一个吞咽动作,然后吃一小口泥状或浓稠食物(如酸奶、布丁),再喝一口水。
4.仪器治疗,吞咽手法(门德尔松,声门上吞咽法等)。
温馨提示
若频繁呛咳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医,通过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日常注意饮食安全,保持良好进食习惯,必要时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守护吞咽功能。
![]()

